/

协会新闻 / NEWS

董明珠到访香港江苏科创中心,点赞苏港科创联动“强磁场”
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25-10-17

10月17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到访香港江苏科创中心,钟山有限公司董事长、香港江苏企业协会会长史先召热情接待并作专题汇报。董明珠对中心立足苏港优势打造科创协同平台的定位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其精准契合制造业创新需求,为“研发在香港、应用在江苏”的合作模式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7d4c7993437873f99d37b59655f22eff.jpg

史先召向董明珠系统介绍了中心的设立背景、智库架构、功能体系及发展规划。他表示,作为香港首家以省级名称设立的科创中心,其建设是钟山公司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、向国际化科技创新服务型企业转型的关键举措。香港作为江苏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,已有133家江苏企业在港上市,占全国在港上市企业总数的40.4%,苏港科创合作具备深厚基础。在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、总书记要求江苏“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”的背景下,中心应运而生,选址香港数码港的首期700平方米场地已完成建设,为江苏科创人打造在港“家园”。

d8ab50baabc5a2a45f8d46a2f5a9eda6.jpg

谈及苏港合作的独特优势,史先召指出,江苏2024年GDP占全国10.7%、进出口额占13%,苏州生物医药、无锡物联网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实力雄厚,而香港拥有5所QS百强高校,在《2025世界人才排名》中跃居全球第四、亚洲第一,且2025年上半年IPO募资总额登顶全球。中心正着力填补“衔接”空白,构建“基础研究—孵化—量产—上市”的苏港科创“四部曲”闭环,目前已与香港高校达成多项合作,并成立香港集萃苏豪研究院推动成果转化。

在智库架构与功能体系介绍环节,史先召重点提及,中心搭建了涵盖产业界、学术界、科创界的三维智库,董明珠等政商学界领军人物已受邀担任科创导师,为产业落地锚定方向;同时秉持“务实服务、开放共享”理念,构建“五位一体”科创生态,通过孵化协作、区域协同、资本服务、人才引育、国际服务五大平台,提供从空间支撑到上市辅导的全链条服务。目前,首例香港高校项目已完成投资签约并落地江苏产业化,“港校研发—QDLP基金投资—江苏产业化”模式已实现可复制推广,另有5个新项目正在推进中。

听取汇报后,董明珠结合自身对科技创新的长期实践与思考发表见解。她表示:“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造,而创造的关键在于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,这需要完善的创新生态支撑。”作为始终倡导工匠精神、深耕自主创新的全国著名企业家,她以格力空调从制冷到适配北欧极寒天气制热的技术突破为例,对中心“江苏制造+香港研发”的定位高度认同,认为这一模式精准把握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核心规律——“香港的基础研究优势与江苏的制造业生态形成完美互补,中心正是打通‘创新最后一公里’的关键载体”。

7286abea3c5069afe66187258d66248d.jpg

针对中心的功能布局,董明珠特别肯定了“三维智库”和资本服务平台的价值。她指出:“创新不是孤军奋战,需要产业、学术、科创力量协同发力,更需要资本的精准赋能。中心建立的投孵联动机制,让科研成果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,这正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。”她以格力“黑灯工厂”为例,强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高效衔接,而中心构建的协同体系恰好提供了这样的衔接通道。

对于中心的未来发展,董明珠寄予殷切期望:“希望中心能坚守‘服务江苏、链接香港’的初心,把‘家园’建设得更有凝聚力,让更多创新成果在这里生根发芽、在江苏开花结果。”她表示,格力电器愿以中心为纽带,深化与苏港两地在智能制造、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,共同为“中国智造”注入新动能。

史先召回应称,中心将于十月底正式启用,目前正紧锣密鼓推进启动仪式筹备工作,计划邀请苏港两地政商学界嘉宾出席,结合成果展示、项目签约及主题论坛等环节实现“高起点亮相”。后续将加快推进与江苏13地市的“一市一策”需求对接,持续推动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等高校入驻,全力打造苏港科创合作的“标杆样板”。

此次董明珠到访,不仅为香港江苏科创中心的发展注入了信心,更凸显了苏港科创联动模式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价值。随着各类资源的持续集聚,该中心正逐步成为链接国际科创资源、赋能江苏产业升级的“强磁场”。

fee4a96bec77218cdf8772755eec8eec.jpg

香港江苏企业协会荣誉顾问张心瑜、副会长向曦、史晓峰,特邀代表陆海天、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金玲陪同接待。